为助力思政部教师更好地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精髓,提升职业本科课程教学质量,2025年2月27日下午,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召开集体备课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系列教研活动。会议由思政部副部长苏蔷主持,长春理工大学高世鹰副教授主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在会议上,高世鹰教授系统阐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方法创新等课程关键问题。高副教授指出,该课程是一门兼具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引,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人物与思潮有机串联,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历史画卷,使学生在领略历史风云变幻的同时,深刻领悟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树立大历史观、唯物史观,进而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高世鹰副教授更是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见解。她主张教师应以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的沉闷氛围。课堂上,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珍贵的历史影像、图片与文字资料巧妙融合,为学生营造出沉浸式的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在教学内容上,高副教授强调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既要深入剖析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与关键历史节点,又要关注社会生活、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历史变迁,使学生能够全面、立体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此外,教师还应注重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思考当下社会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此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在高世鹰副教授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在思政部各位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思政部纲要课教师表示,高教授的讲解如同一把钥匙,为大家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神秘大门。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教师们对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为纲要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会议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为我校职业本科思政课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