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升自己,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
杨芳 思政教研部
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为如何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方向。3月19号下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研部进行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座谈会,全校的专兼职教师就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了交流,会后我又认真学习该文件精神,现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儿心得。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我对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标准有了新的思考。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为思政课建设和思政教师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提出来更高、更严的要求。对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深入用。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要求自己,把职业当事业来做,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铸魂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一、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分重要,特别是对思想意识正处于不断发展成熟阶段的大学生意义重大。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事关党和民族的千秋伟业,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思政课程的战略定位,意义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大学生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路线,熟悉国情和时事政治,哲学思想理论等内容,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大量信息开速传播,各种舆论导向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民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对于成长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影响尤为巨大。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突出,最需要精神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的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努力提升自己,做新时期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句话涵盖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这也是我努力学习提高的一个目标。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必须自己先把理论问题搞清楚。自己没有真正的信仰,没有扎实的理论,怎么可能让学生相信你呢?一名好老师,应该是理想的引领者、守望者。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教师必须担当的“传道”之责。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要想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自己“真信”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如果教师自己都不信,就很难去感染学生,学生自然就不会喜欢这门课。我们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才能发挥关键作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令与会者印象深刻。什么是人格的力量?就是要真信、真懂、真做。思政课教师要做到知行合一,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真正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即承担着大学生道德观、法制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学生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更是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跟其他专业课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专业课,
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就完成了,更重要的是承担帮助大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指路人和引领者。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老师又是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方法上的启迪者、行动上的示范者,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实就应该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我们每天在课堂上详细讲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一言一行有没有真如我们所讲的那样,如果课上、课下言行不一,那肯定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形同虚设了。所以,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示范者。要对学生做到真心和真爱,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与学生的成长相伴而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引导学生学以成人。
2、加强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
思政课如何把“有意义”讲得“有意思”,习近平总书记用“八个统一”给出答案,强调思政课要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要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如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当代青年面对教师更加敢于表达、乐于沟通,这给了我们更多机会倾听学生在精神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需求、期待及人生困惑,从而因事而化,因势利导,在不断思想启发和释疑解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级讲师陈果说,启发性的引导比简单教条的输出更有效,我们要和学生在教学相长和坦诚探讨中,激发道德情感,启迪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学生的“抬头率”,获得学生的认同,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两个角度用力。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没有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背景,是很难讲好课。要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吸引人,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其次,必须在教学方法上革新,不能满堂灌,现在推行的“理论与实践”模式,老师只讲授观点和方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从而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还要在通过学懂弄通提升政治判断力、通过研究阐释提升思想穿透力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我校本学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还开展了“自学自讲,师生同上一堂课”等活动,这些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光荣且艰巨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的背景下,努力从理论上提升自己,从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新时期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